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平教授、刘恩辉教授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Mario Ruben教授,亥姆霍兹乌尔姆研究中心Maximilian Fichtner教授合作,通过分子调控手段,提出了一种能同时降低有机分子的溶解度和提高电子电导率的策略,开发了一类含卟啉结构的新型有机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卟啉分子,有机钾电池,正极材料,多电子转移,湘潭大学
图1. 卟啉分子CuDEPP在钾离子电池里的得失电子示意图
有机电池材料因原材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性能可调节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钾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2.93 V vs SHE),且地壳储量丰富(1.5 wt%),结合两者的特点,构筑高性能有机钾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有机材料用于负极的报道较多且具有可观的实际放电比容量,而有机正极材料受限于其工作电压低和有限的电子转移数目导致其极低的能量密度。此外,有机分子的高溶解性以及固有的低电子导电率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有机电池材料的开发。如何通过分子设计手段,优化分子结构,来提高有机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传输能力是提升有机钾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能量密度以及功率密度的关键。最近,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平教授、刘恩辉教授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Mario Ruben教授团队,德国亥姆霍兹乌尔姆研究中心MaximilianFichtner教授团队合作,并通过分子调控,提出了一种能同时降低有机分子的溶解度和提高电子电导率的策略,开发了一类含卟啉结构单元的新型正极材料(CuDEPP, 图1)用于高性能有机钾离子电池。该分子与自然界中的叶绿素和血红素等动植物分子具有类似卟啉环结构,具有高度的共轭性以及多电子转移的特点。研究者通过修饰卟啉框架上的官能团,引入具有电子导线功能的乙炔基,进而形成了分子间较强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有机分子的结构稳定性。研究发现在电化学充电过程中,因炔基的自聚合作用,原位构筑了具有导电网络的稳定电极。在200 mA g-1的充放电流密度下,该卟啉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为181mAh g-1,且拥有2.8 V (vsK+/K)的平均放电电压。经过300次循环之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7%。该工作提出了具有卟啉结构单元的有机分子可用于钾离子电池。通过分子设计理念,引入炔基官能团,能同时改善高溶解和低电子电导率的问题,为开发新型有机钾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结果发表在ChemSusChem (https://doi.org/10.1002/cssc.202000425)
Shenshen Lv#, Jingjun Yuan#, Zhi Chen, Ping Gao*, Hongbo Shu, Xiukang Yang, Enhui Liu*, Songting Tan, Mario Ruben, ZhirongZhao-Karger, Maximilian Fichtner
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ssc.2020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