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材料/纳米材料热点/原子尺度的Cu纳米团簇在CO/CO2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尺寸效应
原子尺度的Cu纳米团簇在CO/CO2电化学还原过程中的尺寸效应

▲第一作者: 荣卫锋,邹海远 ;通讯作者: 段乐乐

通讯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 

论文DOI:10.1002/anie.202011836



全文速览



我们利用炔键诱导-点位捕获的方法制备出三种不同尺寸的石墨炔负载(GDY)的铜催化剂,分别为1–1.5 nm的纳米簇(NCs, Cu45.2/GDY), 0.5–1 nm的亚纳米簇(SCs, Cu6.0/GDY)以及单原子催化剂(SAs, Cu1.5/GDY),发现它们对CO2/CO电化学还原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

背景介绍


电催化CO2/CO还原可以将工业生产中的废气CO2或者CO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碳氢化合物。目前,Cu基催化剂常用于电化学还原CO2/CO,但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经常较低。提高Cu催化剂还原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几何活性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将金属Cu制成Cu纳米颗粒,用于研究它们的尺寸效应。迄今对Cu催化剂的尺寸效应的研究全部集中在2 nm以上。而小于2 nm的Cu纳米簇催化剂的尺寸效应由于合成难度具有一定挑战,相关研究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研究出发点


A 创新的合成理念。
随着金属尺寸降低,原子表面能升高。传统的合成方法很难精准控制金属原子的团聚,导致金属颗粒的生成。我们采用炔键诱导-点位捕获的方法,金属原子与底物同步生长,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团簇生长速度和尺寸。

B 本次工作是Cu纳米团簇在CO/CO2电化学还原领域首个尺寸效应研究。
从2010年开始,Cu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已经得到了广泛地探索和研究,但Cu纳米团簇的相关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通过我们的工作,首次揭示了纳米团簇在CO/CO2电化学还原中的反应机理。

C 首次系统研究单原子对CO的电还原性能,并采用理论计算证实Cu单原子可以催化CO产生C2组分,这与Cu单原子对CO2还原有本质区别。

D 卓越的稳定性。
该催化剂对CO2还原只有极少量C2产物生成(FE<3%),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反应前后的结构表征表明并没有发生文献中多次出现的重构。

图文解析


不同与传统的单原子和纳米团簇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我们从金属有机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了该合成方法。采用交叉偶联和还原消除的反应机理,通过调节前驱体的加入量,“一锅法”制备不同尺寸的催化剂。

CO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发现,Cu SAs对CO还原产生大量C1(甲烷)和少量C2成分,没有C3产物。随着团簇尺寸增加,C2+产物的产量逐渐增加,在-1.0 V电压下,催化剂Cu NCs得到的产物中C2+/C1的比例达到了398.5,意味着几乎完全消除了C1组分。在1.0 M KOH电解质中,C2+电流密度达到了312 mA cm−2,法拉第效率达到91.2%。同时Cu NCs在150-20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这是首个用于CO电化学还原的纳米簇催化剂。

对比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PS, XRD, HAADF-STEM表征结果可以证实,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作者也发现该系列催化剂对CO2还原只能产生H2、CO、HCOOH和极少量的乙烯,这再次证明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因为迄今为止所有被证实发生重构的催化体系对CO2还原均有大量C2+产物生成。广州大学纪永飞研究团队为该工作提供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u SAs容易吸附1个CO, 吸附两个则需要1.68 eV的能量壁垒,所以Cu SAs有利于产生C1。与单原子催化剂相比,团簇具有更高的区域铜原子密度,容易结合更多的CO,有利于降低C-C耦合的能垒,产生多碳产物。

总结与展望


该工作为单原子及原子团簇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合成方法,并首次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了它们在CO/CO2电还原过程中的尺寸效应,并证明了该催化剂极高的稳定性,为Cu亚纳米团簇在电化学还原中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研之成理




纳孚服务
  • 化学试剂
  • 提供稀有化学试剂现货

  • 化学试剂定制合成服务
  •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市场稀缺的化学试剂定制服务

  • 新材料现货
  •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或自产包含石墨烯产品,类石墨烯产品、碳纳米管、无机纳米材料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 结构设计及定制合成
  • 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对所需化合物结构进行设计改性,从而定制合成出客户所需分子式结构

  • 联系我们
  • 021-58952328
  • 13125124762
  • info@chemhui.com
  •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