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有机动态/实验与测试/【顶刊综述】徐强教授AEM综述: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微纳结构的能源应用
【顶刊综述】徐强教授AEM综述: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微纳结构的能源应用

文章信息


Micro/Nano-Scal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第一作者:魏永生
通讯作者:徐强
单位: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研究背景

近年来,合成具有可控形态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及其衍生物的微/纳米结构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催化,能量存储和转化等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文章简介

基于此,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京都大学化学能源材料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徐强教授(现南方科技大学),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Micro/Nano-Scal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
该文章总结了在微米/纳米尺度上设计和合成1D,2D和3D MOF纳米结构及其衍生物,并归纳了其在催化应用,包括电催化和光催化,以及诸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储能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1. MOF及其衍生物的微/纳米结构与能源应用

文章解析

微纳尺度MOF的合成
一维:由于一维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各向异性,一维MOF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备受关注。选择合适的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可以获得特定一维纳米MOF材料,如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纤维等。
合成方法主要分为:调制法、模板法、重结晶法、微乳液法等。二维:得益于其高宽比和丰富的活性中心,超薄的单层或多层二维MOF纳米结构在催化、传感等电化学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十年来,人们开发了多种控制二维纳米结构形成的新方法。其中可分为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侧重于界面合成和调制合成,而自上而下法是通过剥离大块MOF,包括机械或化学剥落等获得二维MOF纳米结构。
三维:三维MOF主要涉及中空或三维纳米颗粒组装的MOF纳米结构,后者通常由形态简单的特定MOF组装构建而成,例如纳米颗粒,纳米棒和纳米片。然而,在微纳尺度上设计和合成一个结构优良且性能优异的三维MOF仍然困难,特别是对于由具有有序形态的简单构建单元构成的超结构材料。目前,较为成熟的三维微纳MOF纳米结构合成策略有模板法、刻蚀和自组装等合成策略。

微纳尺度MOF衍生物的制备
一维:这类材料中,纳米棒和纳米管较为常见;
二维:常见有纳米片、纳米薄片、纳米片和纳米膜等,通常利用自模板法和外部模板法等;
三维:中空、阵列、超结构以及一维纳米材料交联的3D框架等。该综述对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均进行了系统分类和举例讨论。
图2. A) 棒状MOF-74纳米晶制备石墨烯纳米带;B) 异原子法在碳层上制备铁双原子。

微纳尺度MOF及其衍生物的能源应用

近年来,这类材料以其良好的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简单的传质途径和均匀分散的金属活性中心等特点,在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催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结与前瞻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总结了1D,2D和3D MOF纳米结构及其衍生物的一般合成策略的最新进展。我们还尝试揭示形貌与特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I)具有高纵横比和表面积的多样纳米级形貌-容纳了许多易于接近的金属位点并促进了物质转移;(II)活性部位的方向和空间位置可控-提供电池的协同催化和化学反应;(III)活性位点周围可调节的微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反应活性和/或选择性;(IV)从根本上讲,结构明确的初始MOF结构-在深入了解结构-属性关系方面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基于MOF的电极纳米结构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初始MOF有限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碱性/酸性条件下)和较差的电导率阻碍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当前报道的MOF的稳定性难以满足工业要求。显然,微纳尺度MOF衍生物作为电极材料似乎具有广阔的前景,而其低产率和高成本显然不利于实际应用。
简而言之,人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微纳尺度MOF基材料,进而指导未来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以实现更加有效和稳定的化学转化应用。

文章链接

Micro/Nano-Scal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003970

第一作者介绍

魏永生 博士。
2015年于中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指导老师为陈小明院士和张杰鹏教授。2015年至2017年进入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自2017年8月赴日本徐强教授课题组,即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京都大学化学能源材料创新实验室工作。研究方向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的多功能材料。

通讯作者介绍

徐强 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1994年于日本大阪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日本国立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AIST)首席研究员, AIST-京都大学能源化学材料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神户大学兼职教授,京都大学兼职教授。2020年加盟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要从事化学相关的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催化与能源应用研究。至今发表论文430余篇,被引用超过39000次,H因子103 (Web of Science)。2014-2020 年连续七年入选汤森路透-科睿唯安(Thomson Reuters/Clarivate Analytics)高被引科学家称号,2012年获汤森路透社前沿科学奖(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 Award),2019年获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及市村奖地球环境学术奖(Ichimura Prize)。担任多个杂志的编辑或编委,如EnergyChem (Elsevier)主编,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Elsevier)副主编,Chem (Cell Press),Matter (Cell Press),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 (Wiley), Small Structures (Wiley), ChemNanoMat (Wiley), 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 (Wiley)等顾问委员。





纳孚服务
  • 化学试剂
  • 提供稀有化学试剂现货

  • 化学试剂定制合成服务
  •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市场稀缺的化学试剂定制服务

  • 新材料现货
  •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或自产包含石墨烯产品,类石墨烯产品、碳纳米管、无机纳米材料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 结构设计及定制合成
  • 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对所需化合物结构进行设计改性,从而定制合成出客户所需分子式结构

  • 联系我们
  • 021-58952328
  • 13125124762
  • info@chemhui.com
  •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