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Krasimir Vasilev,Nirmal Goswami
通讯单位:CSIR-Institute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研究内容: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生物被膜具有很高的临床重要性,因为它们对当前的抗菌疗法和宿主免疫防御具有耐药性,在体内通常需要更高浓度的AgNPs来去除生物被膜。作者预计,由于非饱和碳纳米管和生物膜成分之间潜在的静电吸引,其阳离子性质在破坏生物膜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事实上,CV染色的生物被膜生物量染色显示,27 μg/mL pAgNCs处理后,表皮S. epidermidis和P. aeruginosa生物被膜约90%显著分散(图3 a, b)。使用CLSM获得LIVE/DEAD BacLight细菌生存能力试剂盒染色的生物膜的全厚度z叠图像,并使用Imaris 3D/4D图像可视化和分析软件进行后期分析。图3c−f中的图像显示了处理组之间的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用pAgNCs处理显示出强大的杀菌效果,这表明细菌的杀灭(细胞呈强烈红色)和生物膜的消除(生物膜生物量和厚度减少)。为了进一步阐明pAgNCs对细菌细胞的物理作用,作者对生物被膜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SEM)扫描。对照样品的SEM显微照片显示完整的密集菌群,没有任何明显的膜完整性损失(图3g,h)。相比之下,用pAgNCs处理可使生物膜基质显著分散。作者还观察到个别细菌表现出不规则皱膜以及裂解细胞的碎片(黄色箭头)。由于作者的pAgNCs的高度阳离子性质,它们的活性增强来自于对细菌膜的有效破坏。这一结果以及活/死试验的结果支持了一种假设,即由红色荧光增强所表明的pAgNCs引起膜通透性(图3c−f)。为了确定pAgNCs对多种生物膜的活性,我们共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以建立多微生物生物膜。CV染色显示,与单一物种相比,24 h时生物膜生物量显著增加(图3i)。
图1:(a) pAgNC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插图显示环境光下溶液的颜色。(b) 具有代表性的pAgNCs的TEM显微图及相应的尺寸分布分析。(c) 高分辨率XPS分析纯化的pAgNCs。(d) 纯化的pAgNCs的TGA。
图2:铜绿假单胞菌的CLSM图像显示(a) 活的,(b) 死的,(c) 合并的pAgNCs, AgNPs,壳聚糖,和未经处理的对照。(d)显示处理24小时后分别定量的细菌活力(%)。
图3:(a, b) CV检测不同浓度的pAgNCs处理后表皮S.表皮和P. aeruginosa生物被膜的根除。(c, d) Z叠细菌共聚焦图像。 (e−f) 生物膜生物量的3D表示。(g, h) 处理前后细菌生物膜的SEM分析。(i) 用pAgNCs处理的多菌种细菌生物膜共培养,同时通过CV测量生物膜的辐射。
参考文献
H. Haidari, R. Bright, Z. Kopecki, P.S. Zilm, S. Garg, A.J. Cowin, K. Vasilev, N. Goswami, Polycationic Silver Nanoclusters Comprising Nanoreservoirs of Ag+ Ions with High Antimicrobial and Antibiofilm Activit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Doi: 10.1021/acsami.1c2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