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年,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汉江师范学院,指导教师唐系封教授;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有机磷化学家张景龄教授;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陈茹玉院士指导下从事有机磷杂环化学研究,1996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10月-1998年10月,在武汉大学做博士后,从事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研究;合作导师:卓仁禧院士。1999年3月-2003年3月,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日本筑波)做博士后(NEDO fellow),从事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主导的绿色化学研究;合作导师:Toshiyasu Sakakura 教授。1998年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3年回国,被聘为南开大学教授,2004年4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9年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FRSC),2016年担任Bentham Ambassador。自2003年成立绿色化学课题组以来,一致专注于绿色化学、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生物质高值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二氧化碳化学及可再生碳基能源化学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编著了《二氧化碳化学》与《绿色化学基本原理》,受到关注与好评,推动了二氧化碳化学领域的发展。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撰写英文专著1部、中文书籍3部以及英文书籍章节20部 (ACS book series, John Wiley & Sons, Springer, Elsevier,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申请(获得)授权中外专利30项。受邀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80余次。在Green Chemistry、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Current Opinion in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科学通报、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等刊物上发起组织“二氧化碳化学”专刊以及ACS National meet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rdination Chemistr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Chemistry、中国环境化学大会的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分会。曾获天津自然科学奖、军队科技进步奖,2015年获天津市劳动竞赛示范岗,2018年获得南开大学第八届“良师益友”奖。2019年参与发起并组织的中国化学会首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大会,获中国化学会优秀学术交流组织奖(2019年)。担任“Green Chemistry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Springer) Series Editor, 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 主编(2015-2021);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 (Elsevier), ChemistryOpen (Wiley), 科学通报, Current Opinion in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Elsevier), Mini-reviews in Organic Chemistry、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学术期刊编委, 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油脂分子构效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工业尾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技术专家。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金、欧盟自然科学基金、德国科学基金、奥地利、克罗地亚、比利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海外评审专家,为Wiley、ACS出版公司的书评专家。课题组网页http://greenchem.nankai.edu.cn/
Donald J. Darensbourg,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出生于洛杉矶巴吞鲁日,分别在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纽约比肯德士古研究中心工作了9个月后,他于1969年至1972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任教,1973年至1982年在杜兰大学任教。自1982年以来,被聘为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教授。目前的兴趣包括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单体和溶剂与氧乙烷和氧乙烷的共聚反应,以及丙交酯等可再生单体的开环聚合。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