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有机-无机铅卤素钙钛矿因其卓越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转换、发光显示和光电探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传统<100>结构二维钙钛矿中,较大的层间距限制了载流子的纵向输运。相比之下,<110>结构二维钙钛矿因其紧凑的层间距而展现出良好的载流子输运性能。然而,其固有的结构特征(如八面体倾斜)导致了强电子-声子耦合,进而产生自陷激子(STEs),不利于载流子输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盛烨研究员、田文明研究员团队通过压力调控<110>型二维钙钛矿(API)PbBr4晶体结构,成功抑制了(API)PbBr4中自由激子(FEs)向STEs的转变,并实现了高达93.6 cm2V-1s-1的激子迁移率。这一超快激子输运特性显著提高了二维钙钛矿(API)PbBr4的紫外光响应,突显了其在高效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首先,团队通过原位XRD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压力下(API)PbBr4晶体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API)PbBr4在2.7 Gpa压力下发生等结构相变。2.7 GPa之前,压缩主要影响[PbBr6]4-八面体相对空间排列,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缩性。2.7 GPa之后,压缩主要影响[PbBr6]4-八面体的结构,增加八面体畸变程度,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压缩。 此外,团队通过利用自主搭建的时间分辨荧光扫描成像系统,系统地研究了二维钙钛矿(API)PbBr4单晶在不同压力下的光致发光以及载流子输运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增加, (API)PbBr4的STEs发光不断减弱,同时FEs发光先增强后减弱,说明压力可有效抑制(API)PbBr4中FEs到STEs的转变。荧光成像结果表明(API)PbBr4中FEs的迁移率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当压力为2.7 GPa时达到最大值93.6 cm2V-1s-1,可与三维钙钛矿中的载流子迁移率相媲美。同时,由于(API)PbBr4中无机层的波纹结构,(API)PbBr4在无机平面内表现出各向异性的激子迁移。当压力达到2.7 GPa时,最大和最小方向上的激子迁移率分别为93.6 cm2V-1s-1和18.8 cm2V-1s-1,各向异性之比为4.97。 基于高压下超快激子输运性能,团队测试了不同压力下(API)PbBr4晶体在375 nm紫外光下的光电流。结果表明,相比于常压,2.7 GPa时,(API)PbBr4对375 nm紫外光的响应度提高了约5000倍,展示了其作为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巨大应用潜力。 论文信息 Enhanced UV Light Responsivity in <110>-Oriented 2D Perovskites Realized by Pressure-Induced Ultrafast Exciton Transport Dr. Yanfeng Yin, Xianchang Yan, Dr. Hui Luo, Dr. Yongfu Liang, Peng Xu, Yiming Wang, Prof. Dr. Shengye Jin, Prof. Dr. Wenming Tia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