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化工业中,乙炔(C2H2)的高效分离纯化始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主要是源于其与二氧化碳(CO2)和乙烯(C2H4)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可调控的孔结构和功能化表面,在气体分离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已报道的对C2H2具有吸附分离能力的MOFs通常存在吸附容量和选择性难以兼顾的矛盾。而孔隙空间分配(PSP)策略可通过调控孔尺寸和增加客体结合位点密度,以提高特定的气体吸附能力及选择性。
图1. 采用“2D→3D互锁”策略构筑PSP MOF以解决C2H2吸附量和选择性之间的矛盾。 近日,西北大学的杨国平教授、王尧宇教授和三峡大学的李东升教授合作,首次采用“2D→3D互锁”策略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PSP MOF材料Ni-dcpp-bpy。其通过主体框架互锁实现了孔径优化,同时在孔表面成功引入了功能N/O位点,这一特点有助于增强框架与C2H2的相互作用。 气体吸附分离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PSP MOFs,Ni-dcpp-bpy同时表现出良好的C2H2吸附能力和高的选择性,并且能够从二元和三元混合气体中实现高纯度C2H4(> 99.9%)分离的同时获得高生产率C2H2。此外,宏量制备的Ni-dcpp-bpy在经过20次C2H2/CO2分离循环后,仍能保持框架稳定,证明其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性和工业化应用前景。理论计算表明,C2H2与框架之间主要通过C−H···N/O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该工作采用的互锁策略不仅提高了工业C2H2纯化的效率,也为构建高性能PSP MOF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图2. (a) C2H2、CO2、C2H4和CH4的吸附曲线;(b) Ni-dcpp-bpy对不同气体混合物的选择性;(c-f) 不同比例混合物的分离曲线;(g) 不同气体分子在Ni-dcpp-bpy中的位置模拟及结合能。 论文信息 A Scalable Pore-space-partition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Powered by Polycatenation Strategy for Efficient Acetylene Purification Zhen-Hua Guo, Dr. Xue-Qian Wu, Prof. Dr. Ya-Pan Wu, Prof. Dr. Dong-Sheng Li, Prof. Dr. Guo-Ping Yang, Prof. Dr. Yao-Yu Wa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2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