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晶性多孔框架材料,具有连续规整的孔道、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和分子尺度上的可设计性等优势,使其成为制备高性能分离膜的“理想”材料。 然而,由于COF的成核结晶过程难以控制、晶体生长机制尚不明晰,制备的COF膜通常是弱结晶性甚至无定形的,导致传质通道均一性降低、传质路径曲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削弱了COF膜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 近日,东南大学的汪勇教授团队以1,3,5-三(4-氨基苯基)-苯和2,5-二羟基-1,4-苯二羧醛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变温合成策略,制备了具有精确药物筛分能力的高结晶性COF膜。此外,该方法也适用于合成其他高结晶性COF膜。
实验结果表明变温所制备的COF膜调在(100)晶面处出现较强的特征衍射峰,具有高结晶性。相比恒温合成的膜,变温合成的膜具有更高BET比表面积,为746 m2 g−1。非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的单分散孔径表明,COF薄膜具有高度有序的一维纳米通道。在低温下合成的COF膜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这是由于自修复作用不足导致,而在70°C和120°C温度下制备的中存在多分散孔径,这是由于不均匀的成核结晶形成了较多晶间缺陷。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变温合成高结晶性COF膜的成核以及生长机理。单体对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通过亚胺缩合形成COF微晶,并经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效应形成均匀的尺寸分布,接着在较高的合成温度下进行外延生长和框架自修复,从而制备高结晶度无缺陷的COF膜。 最后,我们采嵌段共聚物辅助转移的方式将COF薄膜从硅片上转移到多孔基膜(PVDF)上。变温合成得到的高结晶性COF膜具有更高的有机溶剂通量,甲醇通量达到79 L m-2 h-1 bar-1。同时,COF膜对恩拉霉素、青霉素钠混合抗生素体系的分离因子达到15.4,实现了精确的分子筛分。 该工作研究了在温度梯度下COF膜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并获得了高结晶性和高孔隙率的COF膜,进而实现了抗生素的高效分离。该工作极大程度地提高了COF膜的孔道均一性,为高度规整框架膜的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论文信息 Temperature-Swing Synthesis of Highly Crystallin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s for Fast and Precise Molecular Separations Kai Liu, Congcong Yin, Jinglin Gao, Yong Wa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2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