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文中,作者报道一种简便策略:向电解液中引入微量Cu2+以抑制析氧副反应,实现高效甘油氧化反应(GOR)。
该策略在800 mA cm-2高电流密度下将甘油转化为目标产物甲酸的法拉第效率从62.2 %(无Cu2+)提升至99.3 %。机理研究表明,Cu2+/Cu+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完全抑制了GOR活性Co3O4催化剂表面OER活性相羟基过氧化物的生成。
该策略亦适用于其他重要电化学氧化反应,为开发高效非OER电化学氧化体系推动多种化学转化过程奠定基础。

图1:常规GOR与Cu-GOR过程示意。GLY:甘油;GLAD:甘油醛;GLA:甘油酸;GCA:乙醇酸。

图2:电催化性能。(a)Co3O4/NF在1 M KOH(OER)、1 M KOH+0.1 M甘油(GOR)及1 M KOH+0.1 M甘油+0.001 M CuSO4(Cu-GOR)中的LSV曲线;(b)Co3O4/NF上GOR与Cu-GOR的法拉第效率(FE)及碳平衡;(c)流动池中Co3O4/NF+Cu-GOR在1.75 VRHE下的长期稳定性测试;(d)本工作Cu-GOR体系与文献GOR催化性能对比;(e)甲酸(FA)电流与生成速率随Co₃O₄/NF电极面积的变化,柱状图为三次独立实验平均值,误差线为标准差。

图3:原位拉曼光谱与TEM图。(a,b)Co3O4/NF在1 M KOH+0.1 M甘油(GOR)和1 M KOH+0.1 M甘油+0.001 M CuSO4(Cu-GOR)过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谱(a.u.为任意单位)。(c-f)新鲜Co3O4/NF(c)及经OER(d)、GOR(e)、Cu-GOR(f)后的TEM图;比例尺2 nm。

图4:催化剂表征。(a)Co3O4/NF经GOR与Cu-GOR后的Cu LMM XPS谱;(b)Co3O4/NF在1.75 VRHE下GOR、Cu-GOR及Cu-GOR+0.03 M NH4+时的原位拉曼光谱;(c)Cu-GOR过程中Co3O4/NF的原位Cu 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d)向含CuSO4电解液中加入GLAD后所得砖红色沉淀的XRD图(GOR:1 M KOH+0.1 M甘油;Cu-GOR:1 M KOH+0.1 M甘油+0.001 M CuSO4)。

图5:Cu-GOR反应过程。(a)Co3O4(110)晶面Co₃f位点在有/无Cu物种时去质子化过程的自由能对比;(b)Cu-GOR可能的反应机理示意:青色、玫瑰色、白色、黄色、绿色球分别代表Co、O、H、Cu(I)、Cu(II)原子,红色与紫色球分别表示吸附中间体OH*与O*的O、H原子。
综上,作者本研究提出在电解液中引入微量Cu2+,通过可逆的Cu2+/Cu+氧化还原循环有效抑制Co3O4催化剂表面形成OER活性相CoOOH,实现工业级电流密度(800 mA cm-2)下甘油氧化制甲酸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9.3%。
该策略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电氧化反应体系,为绿色氢能与高值化学品协同生产提供了高效、可扩展的新路径。
Efficient glycerol electro-oxidation at an industrial-level current density. Nat. Sustain.,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5-01665-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