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有机动态/有机干货/四川大学舒松AFM——具有内建电场的晶态-非晶异质结构促进中性条件下串联电还原硝酸盐制氨
四川大学舒松AFM——具有内建电场的晶态-非晶异质结构促进中性条件下串联电还原硝酸盐制氨

第一作者:陈亚玲

通讯作者:舒松

通讯单位: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论文DOI10.1002/adfm.202521409



全文速览


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制氨(NO3RR)为可持续氨合成和环境硝酸盐修复提供了双重机遇。然而,NO3RR的催化效率受到缓慢的动力学和大量副反应的阻碍。在此,我们报道了一种晶态 - 非晶态(c - a)异质结构催化剂c - Co3O4/a - CuO,在中性电解质中,于−0.8 VRHE下,该催化剂的氨产率达到412.5 μmol h⁻¹ mg⁻¹,法拉第效率达到90%。具体而言,该催化剂通过串联催化途径运行:a - CuO促进NO3的初始吸附和脱氧以促进NO2的形成,而生成的NO2物种随后在c - Co3O4位点转化为氨。结构和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c - a界面诱导电荷重新分布和内置电场,加速电子转移并降低速率决定步骤的能垒。此外,将c - Co3O4/a - CuO集成到Zn-NO3-电池中,可实现环境修复、能量存储和可持续氨合成的同步进行。



背景介绍


氨(NH₃)作为一种富含氢的无碳化合物,在现代农业和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此外,它日益被视为一种具有重要资源价值的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能源。然而,用于NH₃合成的传统Haber-Bosch工艺能耗极高(消耗全球能源的1–2%),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每吨NH₃排放1CO₂)。因此,开发绿色可持续的氨合成路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Haber-Bosch工艺中使用的氮源(N₂)相比,断裂硝酸盐中N–O键所需的能垒显著低于断裂N₂N≡N键所需的能垒(204 kJ mol⁻¹ vs. 941 kJ mol⁻¹)。此外,生活和工业废水中的硝酸盐(NO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反应(NO₃⁻RR)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够在环境条件下实现氨生产,同时满足硝酸盐修复的迫切需求。


尽管具有潜力,但高效的NO₃⁻RR仍面临挑战。该反应涉及复杂的多电子/质子转移过程,尤其在中性或近中性pH条件下,竞争性的析氢反应(HER)以及NO₂⁻等副产物严重抑制了氨的生成。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策略来提升催化剂的氨生产性能,包括原子掺杂、缺陷工程、单/双原子设计、合金形成以及串联催化。在这些催化剂中,串联催化借鉴了生物酶的灵感,使得不同的活性位点能够协同促进反应的连续基元步骤。然而,要充分发挥串联催化的潜力,关键在于活性位点的有效组合。总体而言,双金属Cu-Co体系被认为是一个极具前景的候选者。Cu具有富电子的d轨道,由于其d带中心与硝酸盐最低未占分子轨道(π*)的能量匹配,有利于NO₃⁻快速还原为NO₂⁻。金属钴具有部分填充的3d轨道,可作为电子受体,加速加氢反应。因此,基于CuCo的催化剂提供了功能各异的活性中心,能够实现逐步转化路径,有效模拟了天然酶的串联催化行为。然而,在许多传统的串联体系中,空间分离的活性位点之间电子通信不足,常常导致中间体转移效率低下和催化协同作用有限。


在纳米尺度构建内建电场(BEFs)已成为促进跨多个位点界面电子转移的有效策略。具体而言,当两种不同的组分形成异质结构时,界面电子相互作用触发电子转移,导致电子重新分布和表面极化,从而形成BEFs。其中,功函数和电子结构的局部差异诱导了定向电子迁移。该策略调控了催化剂表面的电子分布,从而增强了其本征活性。这种内建电场不仅增强了反应物的活化,还在空间上协调了不同活性位点的催化功能,从而在纳米结构内为串联催化建立了最佳条件。大多数报道的异质结催化剂涉及晶态-晶态(c-c)结。然而,晶相之间的晶格失配可能引入界面应变和缺陷,从而可能限制电荷转移效率和结构稳定性。相比之下,晶态-非晶(c-a)异质结构固有的无序原子构型在界面处产生了灵活的配位环境。这种灵活性有助于缓解晶格失配,调控电子结构,并加强活性位点与中间体之间的耦合,最终加速界面电荷转移。



本文亮点


1.本文报道了一种晶体-非晶(c-a)异质结构催化剂c-Co3O4/a-CuO。与单组分催化剂c-Co₃O₄a-CuO相比,c-Co₃O₄/a-CuO在中性电解液中于–0.8 VRHE下实现了412.5 μmol h⁻¹ mg⁻¹的高NH₃产率和90%的法拉第效率,性能优于文献中报道的大多数NO₃⁻RR电催化剂。


2. a-CuO促进NO3的初始吸附和脱氧,以促进 *NO2的形成,而生成的NO2物种随后在c-Co3O4位点转化为NH3。结构和光谱分析进一步揭示了c-a界面诱导电荷重新分布和内建电场,促进了电子转移并克服了NO₃⁻还原的动力学瓶颈。此外,富电子的a-CuO和缺电子的c-Co₃O₄作为双活性位点,协同完成了从NO₃⁻NO₂⁻再到NH₃的转化。



图文解析
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通过模板法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调铜钴比的催化剂。制备的单组分c-Co₃O₄a-CuO的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显示具有功函数的明显差异。这种功函数的差异理论上可驱动电子从c-Co₃O₄转移到a-CuO,直至费米能级对齐。组分间的电子重新分布通常伴随着内建电场的形成,这被认为可以提高NO₃⁻RR性能。HRTEM图像显示,c - Co₃O₄具有明确的晶体结构,而a - CuO明显呈现出无定形特征。c-Co₃O₄/a-CuO催化剂由具有丰富相界的无定形和结晶区域混合组成。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表征表明,c-Co₃O₄/a-CuO中钴、铜和氧元素分布均匀。为了进一步研究应变分布,从HRTEM图像中获得了几何相位分析(GPA)图像(图S7)。结果表明,c-Co₃O₄/a-CuO中的应变分布与c-Co₃O₄相当,这表明无定形组分有效地缓解了晶格失配。上述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一种由无定形CuO和结晶态Co₃O₄组成的晶 - 非晶异质结构催化剂。



2


2: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表征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一步分析了c-Co₃O₄/a-CuO的表面成分和化学状态。Cu组分的引入在<

纳孚服务
  • 化学试剂
  • 提供稀有化学试剂现货

  • 化学试剂定制合成服务
  •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市场稀缺的化学试剂定制服务

  • 新材料现货
  •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或自产包含石墨烯产品,类石墨烯产品、碳纳米管、无机纳米材料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 结构设计及定制合成
  • 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对所需化合物结构进行设计改性,从而定制合成出客户所需分子式结构

  • 联系我们
  • 021-58952328
  • 13125124762
  • info@chemhui.com
  •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live chat